欢迎访问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网站!本站域名:WWW.SGJ0373.CN
→ 新乡市人民政府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文新闻 > 正文

关于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0/12/28 10:43:39 点击量:1048 责任编辑: 加入收藏

摘要:近年来,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对“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树牢一条发展主线(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抓住四个关键环节(能源审计、项目立项、标书制定、辐射带动)、防范三类市场风险(立项、招标、选择合作企业),齐抓共推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工作思路,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逐渐趟出了一条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机构节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在当前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和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过“紧日子”思想的大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是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着眼于“节约型机关建设”和“在全社会节能中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两大职能任务,以过好“紧日子”的责任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关怀下,在全市范围内对“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树牢一条发展主线、抓住四个关键环节、防范三类市场风险,齐抓共推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以来,在全市86个不同类别的节能技改项目中,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技术改造的10余个,引入社会资金1400万元,形成1500吨标煤的节能能力合同期满后政府节约、企业盈利均超过500万元,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既实现了政府企业的双赢,更节约了能源资源,是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树牢一条发展主线

即树牢“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这条主线。

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新乡市公共机构节能任务艰巨,到2020年,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应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1%、10%、14%要顺利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加大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力度,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一条路径。

通过我们长年的实践和总结,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节能资金的投入量与改造后的节能量基本是成正比的,但受财政资金逐年收紧的影响,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很难得到财政支持,而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节能效益并不明显,收回成本周期又较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节能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势必影响节能任务目标的完成。如何在有限财政投入下全面完成节能目标任务这是市机关事务中心必须面对的命题和必须完成的作业

针对于此,中心党组经过深入研究和多方论证,决心打破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主动借鉴深圳市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成功经验2017年3月,经中心党组研究论证,决定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市人民路综合行政办公大楼中央空调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该楼宇承担着全市医保、社保、劳动就业等日常业务,日人流量约在2000人次左右,由于楼宇年久失修老化,“夏不凉、冬不暖、故障多、效果差”成为办事群众对该楼宇办公环境的形象比喻。通过此次技改,节能服务企业投入578万余元,年节能率达64%以上,年节能量约243吨折标煤,总收益约1231万元(其中市财政在在合同周期内总收益340万元,且合同期满后设备所有权归市政府),每年节约经费120余万元。通过近2年来的运行,该技改项目制冷取暖效果良好,受到了驻楼单位和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此基础上,市机关事务中心紧紧抓住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这一关注度高、带动性强的牛鼻子”,深入探索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公共机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方法路子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公共机构节能技改工作筹划执行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公共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推进、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二是精准施策通过定期分析各级公共机构上报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报表、日常能耗监测平台监测数据等基础信息,研判重点单位、重点楼宇和重点设备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支持和督促用能单位将重点放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上。三是试点引领。通过有亮点、有看头、有吸引力的试点,有意识地打造公共机构节能技改示范项目,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全面完成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的同时,为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即抓住“能源审计、项目立项、标书制定、幅射带动”这四个关键步骤。

一是抓住能源审计这个关键。能源审计的最大作用在于发现浪费产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解决问题等等,是促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有效途经和有力手段。2016年以来,中心按照“分期分批、逐楼实施、全面覆盖”的思路,对辖区7栋约40万平方米楼宇完成了能源审计,对每个楼宇的能源来源、转换设备、输出设备、过程控制、能源管理、员工情况、输送管网、余能等用能要素全部立案建档,为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抓住项目立项这个关键。我们重点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能源审计和历年能耗统计数据的结果;二是通过评估主管部门需求和开展可行性调研锁定项目;三是结合用能单位申请和针对性实地考察确定立项的项目。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面向市场咨询的办法,即首先邀请三家以上节能服务公司对意向项目进行初步诊断,形成简要的实施方案并作为初步参考;而后按照“先易后难展开、单体建筑优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项目后续的公开招标工作。

三是抓住标书制定这个关键。合同能源管理是无标的(金额)招标,与工程类、服务类、货物类招标相类似但又有所区别,在制定标书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预先设定好项目边界,即设定好项目的约束、实施或管辖范围,包括项目及所有对项目能耗状况有显著影响的设备设施的名称、数量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必须综合考虑,丝毫马虎不得;二是要确定好基准能耗,这是核定节能量的关键性一步,必须要面向社会,聘请资质过硬的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实施;三是要制定好评分要素,要包含年综合节能率、节能效益分享年限、总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三大要素。其中,年综合节能率一般不应低于20%,节能效益分享年限一般应在8至10年为宜。

四是抓住幅射带动这个关键。近年来,我市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节能技改引擎,广泛应用“三新”产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很好的幅射带动作用。全市公共机构累计建设地源、水源、磁悬浮、空气源热泵项目11个,供热制冷面积达45.9万平方米;累计建设利用公共机构闲置屋顶进行光伏发电项目12个,装机容量3494.9千伏安;以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改造为重点的节能改造项目18个,改造面积约9万余平方米;应用节能炉灶、高效油烟净化设备28套(个)。这些项目改造后,原有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普遍提高20%以上,提升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实现了既节能又节资的双赢目标。

三、防范三类市场风险

即防范立项、招标、选择合作企业这三类风险。

一是要防范立项时盲目动作、跟风应景、不计后果的风险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周期较长、资金投入量较大,潜在的风险也就相应较大,必须要经过深入细致、科学周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充分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确定技改原则:即能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完成节能技改项目的,要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对建筑年代久远、设备过于老化、无法进行分项计量等易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的,可采用技改后节能效益较好的与技改后节能效益较一般的项目“打包”进行。

二是要防范制作招标文件不科学、不周密,项目边界界定不严格、不周全的风险。第一,用能单位在制作招标文件时要认真考虑项目需求,围绕实现技改目标和实际效果,针对节能服务企业提出明晰要求,并重点关注公司注册资金(经济实力)和成立时间、信誉状况、公司管理团队、技术人员队伍、公司运营状况、承担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服务案例等情况。在当前公开招标门槛较低的大环境下,要严防临时成立公司侥幸中标等行为的发生第二,要严格界定项目边界,对合同期内用能设备变化、办公环境的舒适度等不确定因素协商规范,防止因边界模糊引发节能量确定方面的纠纷。第三,要科学确定综合节能率、节能效益分享年限及分享比例,并将对能耗自然增减量的处理方法一并统筹考虑。

三是要防范考虑法律风险不充分,选择中标企业不慎重的风险。正常的技改项目,只要技术到位、管理到位,用能单位与服务企业之间基本不会存在纠纷。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改造因其特有属性(企业“出全资”、政府“零投资”),而面临着诸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节能服务公司实力、运管模式、内部机制等因素,这些都有导致用能单位出现利益受损的风险,必须要对参与竞标的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资质核实。在目前的招投标实践中,用能单位很难对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而采用“邀请式招标”虽然能大大改善这一状况,但又与现行招标政策不相符。因此,仍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破解。


(作者: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 张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