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网站!本站域名:WWW.SGJ0373.CN
→ 新乡市人民政府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文新闻 > 正文

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显奇同志讲授“三严三实”党课——《为官避事平生耻,争做“三严三实”好楷模》

发布日期:2015/11/3 8:10:58 点击量:488 责任编辑:事管局 加入收藏
    

     2015年11月2日下午,新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在12楼会议室进行集体学习,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显奇同志以《为官避世平生耻,争做“三严三实”好楷模》为题,讲授了一堂生动而有富有教育意义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这是根据上级指示和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计划安排而进行的专题教育系列党课的一部分。至此,我局6名局党组成员全部授课完毕。   

     党课围绕“为官不为主要类型、为官不为主要表现、为官不为怎么破、争做三严三实楷模”四个内容展开,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历史上的人和事,讲的既生动又有说服力,使同志们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和教育。党课由党组书记、局长李东方同志主持。党课后,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宝同志又强调了安全事宜。

    党课内容如下:


为官避事平生耻

争做“三严三实”好楷模

 

新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郑显奇

 

在2015年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惩治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惩防并举肃贪腐,又要依法治腐建机制。有的干部政纪意识淡薄,对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执行不够坚决有力,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对工作消极敷衍、等待观望、畏首畏尾。“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李克强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有作为。对不敢抓、不敢管,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失职渎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该处分的要处分,该撤职的要撤职!”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9月29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向为官不为者动真格》的文章,报导了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在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中,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第一批,第二批,还会有第三批。。。。太平官开始不太平了,太平官不好混了。

古往今来,“庸懒散拖踢怠”都是腐败的表征,当下时期同样为党的作风建设所不能容忍。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绝不能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

唐朝有个名叫李程的翰林学士,(啥是翰林学士呢?翰林学士,文官官名。最初设于南北朝,文官里比较大的官儿,皇上的圣旨、诏书起草工作以及皇宫里一般公文告示总结之类,主要就是由翰林学士承担。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这个李程退休前官职已达到宰相一级。)这个李程平时比较懒散。时值冬季,学士入院值班不象现在有钟表,定在八点上班,当时只能以看日影为准。当日光将照到厅院前第八块砖时,众学士都到齐了,唯独李程总是要等日光过了八砖才到位。于是人们戏称他为“八砖学士”。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圭,他是一个从不动脑筋想问题的人,在位16年,每天的工作除了“取圣旨”、“领圣旨”、对下属说“已得圣旨”外,别的啥事不干,同事们说他叫“三旨相公”。两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是“八砖学士”、“三旨相公”在百姓讥讽中流传到今天,成为尸位素餐(尸位:就是空占职位,不尽职守,也就是咱们俗话说的占着毛坑不拉屎;素餐:就是白吃饭。尸位素餐的意思就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误国误民的活画像。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取得了很多实效。但是,现代版的“八砖学士”、“三旨相公”并没有绝迹。最近的一些新闻报导很能说明问题。比如开证明怎样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结婚前是未婚”,要求办事人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证明”等等……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显示居然有98%的网友遭遇过办证难。再比如,最近楼市比较火,需在某办事机构办理购楼有关手续,群众彻夜排起长队,有的一排两三天。虽说其中不乏客观原因,但是否也说明某些窗口单位及其主管领导意识昏聩、庸庸碌碌、效率不彰,没把群众的感受当回事?

有人认为,只要不贪不占、不触“红线”,就无伤大雅。殊不知,不干事、不作为,固然不像贪污腐败那么扎眼,但往往最容易侵蚀党员干部,点点滴滴积小害为大患,势必严重影响党的事业和党群干群关系。不是还有个典故吗,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就能让千里长堤决堤。清代纪晓岚,现在年轻人多数是从2001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了解这个人的,是《四库全书》的总编,大学士,聪明的很,能言善辨,巧舌如簧,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官员死后脱生前想有个好去处,不想入地狱,不想受苦刑,于是在阎王爷面前洋洋得意自吹说“虽无功,但总无过”,说我生前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做官虽没功劳,但从不曾有什么过失,所以请阎王爷就给按排个好脱生吧。阎王一听怒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么公堂上设一木偶,连水都不喝,岂不更好?提到阎王爷,中国人男女老少都知道,认为阴间最大的官,每个人死后都得从他老人家哪儿过一关,干什么?脱生啊。相当于分配工作的主儿,据说是依据生前表现,表现不好的要下地狱,共分十八层。不知道大家去过小吉京华园没有,前些年我去过,哪里边有个景点就是描述地狱的,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一下。

一、为官不为主要类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总结出为官不为“五种类型”:“打盹型”,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装聋作哑;“木偶型”,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太极型”,有问题左躲右闪,遇矛盾上推下卸;“比划型”,用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说唱型”,动口不动手,务虚不务实。

五类为官不为背后潜伏四种不良心态

其一,畏惧。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打虎拍蝇”战果丰硕。这在极大震慑腐败分子的同时,也让一些领导干部患上了“反腐恐惧症”:有问题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无心推进工作;没问题的人则抱着“明哲保身”的错误观念,把反腐倡廉和干事创业对立起来,不去推进工作。比如争资立项,以前是千方百计跑资金、全力以赴争项目,现在却以“风声紧了,要求严了”为借口,不跑不争了,甚至有些资金给了、项目批了,也拖着不落实甚至想法推掉。

  其二,迷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旧体制没有完全废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领导干部不学习、不钻研,对新常态严重不适应,思想迷茫、行动失据,于是就抱着“不干事不出事”的心态,尸位素餐、等待观望。

  其三,撒娇。过去,一些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如今,他们对“新底线”“新规矩”表现出不适应,大谈所谓“为官不易”,我记得是南京的一个落马老虎写了一篇文章,“为官不易”自救言论遭习近平总书记点题批评,“这其实是在撒娇”。现实中这种状况确实不罕见。一些官员眼看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管束越来越严、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索性满地打滚、为官不为,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

  其四,顶牛。本届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简政放权,一年多来,国务院提前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的目标,一些地方行政权力最多减掉了近七成。简政放权,原本是既突出“放”又强调“管”,一些患有权力“依赖症”的官员却因为对“放”心怀不满,于是便任性地“一放了之”,以怠行职责的方式搞消极对抗,跟中央顶牛。结果是,乱伸的手虽然缩回来了,但监管的眼却也闭上了……

二、为官不为主要表现

许多热衷仕途的人,削尖了脑袋要当官,但当他们戴上乌纱帽,坐定官位后,却开始终日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不思进取。为官不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些党员干部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要事情不影响自己的位子,就不闻不问;遇事绕着走,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主动服务意识欠缺,成为“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的“南郭先生”,  讲一个滥竽充数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不久老国王死了,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这就是一个好逸恶劳、阿谀奉承、不学无术、长做黄粱美梦、遇到问题后只能逃之夭夭的滥竽充数者。  

现代案例:  河北省纪委2014年曾通报10起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典型案件,其中  一例便是该省安平县发改局因不依法履职、主动服务,致使某项目长达2年未完成核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办事拖沓,推诿扯皮

有些党员干部办事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办事不分轻重缓急,含糊其辞,推诿扯皮。有的干部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以及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形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不敢担当。这样的干部“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会亦步亦趋地守着“不出事”的逻辑,世故圆滑地成为推脱难题的“太极高手”。

3、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部分官员因工作中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例如:  海南省屯昌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光维,在2011年至2013年担任县农业局局长期间,县农业局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实施财政补贴瓜菜大棚建设项目验收工作,造成国家财政资金150万元被大棚项目经营户骗取。

三、为官不为怎么破?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为官不为怎么破解呢政府工作报告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二是加强监督问责,“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以往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问责制度,对不作为这种“隐性”失职界定不清、重视不够、监督不严,导致“庸官能混,懒官能撑”;另外,问而无责、考而无据的现象普遍存在,问责和考核常常流于形式,致使为官不为问题蔓延。根除为官不为毒瘤,当务之急就是通过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划定领导干部“行为红线”,充分发挥考核、问责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治功能,让会干事的上去、不干事的下去、干坏事的进去。实际上这种变化已经在发生。据悉,中组部已将该问题的防治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已着手开始系统研究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制度。全国已处理数千不作为干部,湖北宜昌通过重拳整治混官、庸官、懒官、太平官四官问题,已处分200多人。专项考察梳理出20种不为现象,对30多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提醒约谈。  贵州黔西南州对为官不为的干部实行召回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培训、考核,召回干部1231人。辽宁省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试行)》, 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8种不作为、7种不担当情形进行追责。向为官不为亮剑,凸显从严治吏新常态。下一步,中央必将腾出更多精力治理不作为。那些依然故我、为官不为的,可要当心了!

四、要争做“三严三实”的楷模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为,是践行“三严三实”必须破除的顽疾。怎么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三严三实”?要时刻本着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初衷,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一事不为,就可能误了全局;一求不应,就可能伤了民心,要守底线、讲法治,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履职尽责不仅是转变作风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还要方法对路、注重创新,坚持“三准三专三聚三提”的科学方法,把关乎发展的事、群众关心的事办实办好。(解释一下“三准三专三聚三提”: 这是在今年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的。“三准”:即,把准中央精神、把准省情、把准本地本系统的症结问题。  “三专”:即,对重大关键性问题专题研究、制定专案、组建专业队伍。要搞清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拖累点、关键点、风险点、制高点在哪里,把问题研究透、把方案制定好、把团队组建强。“三聚”,即,聚焦、聚神、聚力。  “三提”:即,提升水平、提升质量、提升效能。归根结底,干部干得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关键要看工作是否上水平、提质量、出效益。)

古人云“为官以勤为先,执政以廉为本”。勤就是勤劳有为、服务为民,廉就是一心为公、不贪不占。自古到今,为官就不是“享福”的,特别是现在,更要求我们的官员,作为“公仆”为人民服务,服务的本意就是要让被服务者广大的人民群众满意。要学习焦裕禄精神,贯彻执行“三严三实”要求,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不为困难所阻,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敢于担当责任,什么叫有担当?就是重任面前,敢迎敢接、敢当肩膀、敢做脊梁;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这样,才能“为官有为”,造福百姓。党员干部要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作风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习近平同志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时,撰写过一篇文章《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是职业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