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的纪念日,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人民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的核心意义是尊重生命。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做好日常防灾减灾工作,方能在未来降低灾害的影响,减少伤害、伤亡。从灾前的减灾备灾、灾时的应急响应到灾后的韧性重建,都应以“掌握规律、提前备灾、联合行动、快速救援”为策略,建设属地化社会力量灾害应急机制。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新时代安全思想,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