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网站!本站域名:WWW.SGJ0373.CN
→ 新乡市人民政府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文新闻 > 正文

新乡奏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发布日期:2018/11/1 6:56:11 点击量:249 责任编辑:李洲 加入收藏

九天揽月的“神舟”“天宫”、深海探险的“蛟龙”、出征大海的辽宁号航母、翱翔蓝天的C919大飞机,以及刚刚成功首飞的“鲲龙”AG600……这些令世界瞩目、国人自豪的国之重器,都承载了众多“新乡创造”。

再说品牌。华兰生物研发出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团队主持的“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河南省高校30年来在该奖项一等奖上零的突破;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常俊标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治疗艾滋病药物阿兹夫定,荣获国家专利金奖;中铁隧道装备有限公司在新乡生产下线的中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新乡诞生的近70个自主品牌,位居全国行业前五名!

一项项技术,一个个成果,让世界见证了新乡的创新实力和产业前景,也为推动新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这些成绩的背后,蕴藏着614万牧野儿女孜孜不倦携手奋进的智慧和汗水。解码创新新乡之奥秘,我们不妨从以下视角打量。

产业根基扎实。新乡是国务院命名的老工业基地,有着扎实的产业体系。化工、造纸、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通过“三大改造”,不断优化升级,焕发出转型发展新活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家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在“举龙头、立主导、强载体、铸品牌”政策体系支持下,成为新乡产业的“四梁八柱”。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正加速推进,成为新乡产业发展最亮丽的景色。

科教资源丰厚。从省部共建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到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新乡医学院;从诞生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河南科技学院,到傲立工科领域的河南工学院;从扎根牧野大地、砥砺转型发展的新乡学院,到年年斩获全国技术大赛奖项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再到引领全国独立学院的三全学院、新联学院、新科学院,以及中国农田灌溉研究所等4家国字号科研院所……放眼中西部地区,没有哪一个非省会地级城市能拥有如此丰厚的科教资源。

战略平台叠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大批战略平台,赋予了新乡创新发展、提质发展的不竭力量。此外,在新乡,还有22家院士工作站、701家各类研发平台,其中,仅国家级就有33家,省级有246家。自创区已建成新型研发机构11家,7家通过省科技厅备案,其中,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走进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技术加快研发,企业车间开足马力,一派生动、繁忙的发展场景。在新太行公司,高水平创新人才田伟龙正带领团队研制全海深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锌银电池项目,该项目是国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完成交付后,将助力“蛟龙号”向万米深海挺进。还是这支团队,积极参与研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提供了成套动力电源,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凭借一流的产品,河南锂动公司成功拿下央企的4亿元大单,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批量动力电池产品快速下线,源源不断输送到市场。

同样,在新乡自创区核心区高新区,在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个大块头项目相继落地,有力促进了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全市发展实际,突出“六个抓手”,实施“六个专项”,构建“六大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蓄势积力。同时,以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载体,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以“三大改造”“三个融合”为抓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四个一批”建设,强力推进自创区建设。

绿色纤维、电池及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动力电池、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等10个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的“火车头”。重点打造“一区四园四集群”,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政策链“六链”融合加速。

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位列全省首位。

市科技局局长刘玫琳告诉记者,我市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行“无费区”建设,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科技创新创业

投融资体系,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同时,加快构建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对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A类人才)、领军人才(B类人才)和拔尖人才(C类人才),分别给予个人600万元、300万元、60万元的奖励;设立“牧野英才创新创业基金”,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带成果、带项目在我市进行成果转化的,按人才分类分别给予5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项目股权投资,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股权投资;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建立“功勋人才”等荣誉制度。

在加强对外开放创新方面,大力引进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总部、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企业研发生产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给予重奖。

创新无止境。行进在新时代的新乡,以创新创造了“常新之城”,也必将以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更深层次的开放创新、更宽领域的协同创新,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